尽管西方国家不断升级制裁以切断俄罗斯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没有迹象表明欧洲买家的退出会导致俄罗斯原油出口崩溃。
据媒体报道,截至4月8日的一周,俄罗斯原油出口延续了前一周开始的反弹势头。自2月24日俄乌冲突以来,在上周之前,俄罗斯的石油出口量一直在下降。

在4月的第一周,俄罗斯的原油日出口量达到近400万桶,是今年迄今为止的最高水平,较前一周增加了近四分之一。
俄罗斯政府从海外出口货物中获得的出口关税收入也有所回升。在截至4月8日的一周,继前两周均出现下跌后,该收入反弹至今年最高水平。

受出口量增加和4月份俄油出口税提高的共同推动,据估算,在截至4月8日的一周,俄罗斯从海上原油出口中赚取了2.3亿美元。
此前,包括壳牌公司(Shell Plc)和道达尔能源公司(TotalEnergies SE)在内的欧洲石油巨头都已宣称将停止购买俄罗斯原油。美国发布了俄罗斯石油进口禁令,英国也将在年底前效仿。早期的数据也表明,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俄罗斯是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每日出口量达到近500万桶。其中一些原油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欧洲和中国的炼油厂,但约60%的原油通过海路输送。
俄罗斯运往地中海和亚洲的原油数量激增
不过,尽管俄罗斯石油总体出口量似乎摆脱了西方进口禁令和自发性制裁的影响,但贸易路线的变长已经开始显示出制裁的影响。
有迹象表明,俄罗斯石油交易商正开始设法将更多原油运往亚洲,那里的买家愿意接受大幅折价的俄罗斯石油。越来越多的超大型原油运输船(VLCC),即能够装载200万桶原油的超级油轮,正在从地中海和其他地方的小型船只装载俄罗斯原油。
由于买家对俄罗斯原油进行自发性制裁,俄罗斯原油在波罗的海的港口的出口量锐减。上周在俄罗斯西北部港口Primorsk和Ust-Luga装货的船只中,有一半要么开往亚洲,要么没有显示最终目的地。后者大多数都停靠在直布罗陀或马耳他等目的地等待信号,这通常意味着他们可能会通过苏伊士运河前往亚洲,或者在地中海进行船对船转运。
地中海正开始成为将俄罗斯原油从小型船只转运到超级油轮上并运往亚洲的首选地。

过去一周,黑海沿岸的俄罗斯新罗西斯克港口的原油出口量飙升,至每天略低于80万桶,是前一周出货量的三倍多,当时港口附近积压了大量等待装货的船只。

来自新罗西斯克港的大多数货物都停留在地中海地区,包括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的黑海港口,据悉七批货物中有三批已经在该地卸货。
在截至4月8日的一周内,从Primorsk、Ust-Luga和Novorossiysk装载的21艘乌拉尔原油游轮,有6艘开往印度,4艘目的地未知,其余的根据目的地信号来看,将在欧洲境内交付货物。
俄罗斯在北极洋沿岸的最大港口摩尔曼斯克港的原油仍在欧洲西北部寻找销路。根据游轮的目的地信号,在截至4月8日的一周内装载的三艘货物,要么运往荷兰的鹿特丹,要么运往德国的威廉港。

俄罗斯主要自Kozmino港口出口太平洋(ESPO)管道混合原油,眼下几乎所有的货物都运往中国,只有少数运往其他地方。

目前来看,西方俄罗斯原油进口禁令和自发性制裁引发的初步影响可能最为明显地体现在,一些船只开始走更长的贸易路线。上个月有报道称,俄罗斯原油提出以创纪录折扣向印度出售原油。目前双方仍在讨论建立支付机制,以绕开制裁。